西班牙陽台外的風景:核心信念與內隱記憶
在西班牙旅遊時,住進一個帶有陽台、陽光充沛的小公寓。從種滿植物的陽台看出去,能看見一棟棟五、六層樓高的住宅,米白淺黃、高高低低、密密集集挨在一起。每家每戶各有建築特色。遠遠從每家的陽台、窗戶看進去,隱隱約約可以看到每家每戶的生活作息:有的早晨晾衣服、在陽台上抽煙、下午逗小孩玩、晚上飯後跟伴侶靠在窗前閱讀、小酌。每個人,就這樣日復一日的生活,有多少人會對自己的生活習慣做出反思、調整?
如在同一個空間生活多時,大概已經養成固定生活模式、習慣,對家裡的每個角落、擺設、家具都瞭如指掌,閉上眼睛也能生活自如。從早晨醒來煮一壺咖啡、外出前從衣櫥裡取出衣服、回家後把鑰匙放在某個特定位置、做晚飯時從冰箱裡取出各種調味、以及睡前觀看電視劇雙腿擱在茶几的特定角度姿勢,從一開始搬進新家有意識、刻意培養新生活模式,日日夜夜,到後來慢慢演變成一連串無意識的動作。
大腦記下習慣,讓你在做某事前,不需花時回想步驟與細節,這叫做內隱記憶(implict memory)。內隱記憶是指不需要有意識或主動回憶的記憶。這種記憶,影響我們的行為、反應,通常表現為習慣、技能或自動化的行為。如騎車或打字,都是在不需刻意思考的情況下進行的。這類記憶雖不會被清晰地回憶起來,但卻深深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。
自動化的行為的其中一種表現,是核心信念(core belief)。核心信念指的是一個人對自己、他人、世界的一套獨特的觀念,通常在成長和生活經歷中,長年累月,慢慢累積形成。此信念,也可能受家庭、感情關係、教育、文化背景等因素影響。在一個家教嚴苛、要求過高的環境下成長,可能會逐漸形成「我不夠好」的信念,長大以後很難會對自己的表現滿意,嚴重影響自信、安全感;儘管曾經有人(如上司、伴侶)稱讚表現,自己也不能夠完全相信。成長時目睹父母家暴,有可能形成「親密關係就是會涉及暴力」這種核心信念,以後對交往的伴侶的暴力傾向可能會正常化,見怪不怪,讓自己一而再再而三,困在不健康的關係循環中而不自知。
思想觀念跟日常習慣相似,反覆實踐,便會積累成沒意識、不經思索的「現實」。這個「現實」,就像把自己困在小公寓裡,日復一日做著同樣動作,沒法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思考辯證。想要識別、調整、改變自己扭曲、不健康的核心信念,在心理治療中,可以嘗試認知行為治療(CBT)、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療法(EMDR),兩個學派都有針對核心信念的治療技巧。